诗说廉语 | 贪夫终究是心奴

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财富观呢?历朝历代的看法都是一致的:钱很重要,钱很有用,但钱不是万能的。钱如果来路不正,一味贪求,就会沦为钱的奴隶,受它役使,被它凌辱。

今天我们来看古人写钱的诗。李峤是初唐时期的文坛领袖之一,曾三次担任宰相。当时,武则天和唐中宗、唐睿宗统治下的政局多次发生政变,可谓波谲云诡。李峤卷入其中,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这首《钱》应该是他的真实感悟。九府是国家储钱之地,相当于国库。五铢是钱的代称。鲁褒是西晋人,写了一篇《钱神论》的赋文,以讽刺笔调描写钱的神通广大和无孔不入。诗的前两句欲抑先扬,渲染钱的珍贵,受人追捧。后两句笔锋一转,点出“知足”二字,因为钱是双刃剑,既能让人富贵荣显,也能令人遭受耻辱。若能知足,取之有道,那么钱的好处就是前者;若是贪得无厌,那么钱的坏处就是后者。

北宋黄庭坚写过一首诗,对金钱和富贵做了深刻思考。诗曰:“富贵何时润髑髅,守钱奴与拘官囚。太医诊得人间病,安乐延年万事休。”金钱和富贵是绝对不可能让死人的枯骨润泽复活的,贪图富贵的人不过是金钱的奴隶和官位的囚徒而已。良医为人世间的这种贪婪之病开出的药方就是淡泊安乐,内心平和,只有这样才会万事大吉。黄庭坚诗中想表达的是,金钱富贵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让死人复活,反而让人沦为“奴隶”和“囚徒”,还不如以平和、淡泊的心态对待它,这样才可以平安无事,快乐延年。

法国名著《茶花女》中有句话说得妙:“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如能正确对待金钱,就能让它成为供你驱使的仆人,否则,它会反客为主,牵着你的鼻子,让你苦不堪言。作为公职人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财富观是廉洁从业的一堂必修课,希望每个人都能交出合格的答卷。诗以叹之:

廉贪取舍莫轻忽,廉必能赢贪必输。

廉似吃亏实做主,贪夫终究是心奴。

(廖海洋)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