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可胜技术招股书解读:营收增长100倍,净利率降5.15个百分点

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冲刺港股IPO,招股书披露了公司多方面信息。从数据来看,2022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超100倍,净利润扭亏为盈,但净利率有所下降。本文将深入解读招股书,为投资者提供专业洞察。

业务模式:聚焦光热发电与储能

主营业务专注核心领域

浙江可胜技术专注于塔式光热发电和熔盐储能相关的技术研究、装备销售和工程化应用,为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提供聚光集热系统与储换热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以及建设咨询、运维技术指导等服务 。

商业模式轻资产运营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将标准化零部件制造外包,自身专注于核心技术输出和系统设备组装供应等高附加值环节 。通过为客户提供光热发电和熔盐储能的整体解决方案,从技术研发、设备供应到项目运营支持,形成完整的业务链条,满足客户在新能源领域的需求,从而实现盈利。

财务数据:高增长背后有隐忧

营收爆发式增长,客户集中风险高

  1. 营收变化:公司营业收入在2022 - 2024年呈现爆发式增长,2022年为20850万元,2023年增至857892万元,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2189265万元 。这主要得益于“风光大基地”模式带动的项目订单快速增加 。
  2. 客户集中度:公司客户主要为国有电力集团和EPC承包商,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 - 2024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99.9%、99.9%、88.5%及99.9% 。
年份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
2022年 99.9%
2023年 99.9%
2024年 88.5%
2025年上半年 99.9%

净利润扭亏为盈,可持续性待考

  1. 净利润变化:2022年公司净亏损91259万元,2023年实现净利润248329万元,2024年净利润达540063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利润为233050万元 。
  2. 可持续性挑战:尽管目前净利润表现良好,但公司面临多项可能影响盈利可持续性的因素。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增加生产成本,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等 。
年份 净利润(万元)
2022年 -91259
2023年 248329
2024年 540063
2025年上半年 233050

毛利率与净利率波动,成本竞争影响大

  1. 毛利率变化:2022 - 2024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4%、36.1%、31.7%及31.9% 。2022年毛利率较低,随着业务发展有所提升,但2024年又出现一定下滑,反映出公司面临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的挑战 。
  2. 净利率变化:2022年公司亏损,无净利率,2023 - 2024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利率分别为28.9%、24.7%和23.8% 。净利率的波动与毛利率变化趋势相关,也受到公司运营成本、市场竞争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
年份 毛利率 净利率
2022年 2.4% /
2023年 36.1% 28.9%
2024年 31.7% 24.7%
2025年上半年 31.9% 23.8%

营业收入构成变化,核心业务占主导

  1. 构成变化:公司主要收入来自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业务,2023 - 2024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9.6%、95.0%及99.0% 。光伏跟踪支架业务收入占比在不同年份有所波动,2022年占比93.3%,2023年无此项收入,2024年占4.9%,2025年上半年占0.9% 。其他收入占比较小 。
  2. 主导业务风险: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业务作为主导收入来源,其发展受行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较大。若该业务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将对公司整体营收产生重大冲击 。
业务类型 2023年占比 2024年占比 2025年上半年占比
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业务 99.6% 95.0% 99.0%
光伏跟踪支架业务 0% 4.9% 0.9%
其他业务 0.4% 0.1% 0.1%

关联交易:关注潜在风险

招股书未提及重大关联交易,但需关注潜在关联交易风险。公司应建立健全关联交易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制度,确保关联交易的合规性和透明度,防止利益输送等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 。

财务挑战与风险:多因素考验

行业依赖政策,市场波动大

太阳能热发电行业高度依赖政府对太阳能热发电的持续支持,政策的变化可能导致行业周期性需求减少和收入波动。例如,政府审批延迟或政策支持减少,可能迫使公司缩减项目开发规模 。

客户集中,依赖少数国企

公司业务依赖数量有限的主要客户,多为国有企业。若主要客户流失或需求减少,如客户因预算限制改变投资计划或转向其他可再生技术,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

技术迭代与竞争压力

太阳能热发电行业技术进步迅速,若公司不能跟上技术发展步伐,如提高定日镜精度或热存储效率,其产品可能失去竞争力。同时,竞争对手可能凭借更雄厚的财力投入研发,降低公司现有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 。

轻资产模式的供应链风险

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依赖第三方制造商和供应商采购关键部件,面临供应链协调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和运营风险。如关键材料出现质量问题或供应中断,可能损害公司品牌形象,影响业务和财务表现 。

同业对比:优势与压力并存

中国光热发电市场具有资源与技术双重壁垒,领先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浙江可胜技术在市场份额方面表现突出,2021 - 2024年,按装机容量与项目数量计算,其在聚光集热系统供应商中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7.9%与55.0% 。然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通常拥有更雄厚的资金、成熟的市场地位、规模经济和政府支持,公司需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维持市场份额 。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情况不一

主要客户集中,合作关系需稳固

主要客户为国有电力集团和EPC承包商,2022 - 2024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极高。公司需稳固与这些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降低因客户流失导致的收入短缺、现金流紧张等风险 。

供应商集中度相对分散,但仍有风险

2022 - 2024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生产所用物料总采购额的比例分别为50.7%、52.9%、44.4%及37.4% 。虽然集中度相对分散,但仍可能面临供应商方面的风险,如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中断等,公司需加强供应链管理 。

年份 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
2022年 50.7%
2023年 52.9%
2024年 44.4%
2025年上半年 37.4%

核心管理层:经验丰富,激励待明确

履历经验丰富,但激励机制待关注

公司董事长金建祥先生拥有超过十五年的相关行业经验,管理团队汇聚了光热行业关键领域的专业人才。然而,招股书对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的具体细节披露有限,投资者需关注公司如何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以保障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

风险因素综合分析

除上述提及的风险外,公司还面临诸多其他风险。如项目执行可能因监管障碍、物流和技术挑战而延迟,导致财务罚款和未来投标前景受损;太阳能热发电平准化度电成本降低进展缓慢,可能限制市场采用和公司增长前景;公司租赁物业权益可能存在瑕疵,影响业务连续性;无法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可能导致收入损失和竞争地位削弱等 。投资者在考虑投资浙江可胜技术时,需全面评估这些风险因素,谨慎做出决策 。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