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角小记》
世间的恶,常是掂量过的。欺人者亦如猎人,不扑猛虎,专逐驯羊。他们目光如秤,称的是你的怯懦,你的退让,你强撑的笑脸底下那几分不安与慌张。
我曾见过一味和气的人,遇事只说“无妨”,逢难皆云“可让”。久而久之,身边围拢的不再是尊重,而是得寸进尺的手。他们并非大奸大恶,只是看懂了“无妨”背后的软弱,“可让”之中的边界失守。人若自己拆了藩篱,就很难怪牛羊践踏园地。
也有一种恶,藏在人群里。一个人时尚且收敛,三五成群便生了胆气。他们挑那独行的、安静的、势单力薄的,因他们算得清楚:一人之力终难敌众口之嚣,众声喧哗之下,理往往让位于势。
可见世间欺软怕硬之事,从不只在拳脚,更在眉目言语之间,在一呼一吸的气场上。你脊梁是否挺直,眼神是否坚定,遇事是一触即溃还是稳如磐石,别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故而,人需存几分棱角,一点脾气。这并非要人变得咄咄逼人,而是让良善长出牙齿,让宽容带有底线。你温润如玉,但也须坚硬如石。你常怀慈悲,但也要握有金刚之怒。
藏锋于内,而威显于外。心有山水而不露,身有铠甲而不张扬。当你不再轻易陪笑、不再匆忙让步,当你学会平静地看着对方的眼睛说“不可以”——那些打量你的秤,自会悄然移开。
终究,我们修的不是一身尖刺,而是一身气场。不是让世界畏惧,而是让世界明白:此处有界,越界者难容。